拉曼-熒光光譜儀是一種結合了拉曼光譜與熒光光譜技術的分析儀器,廣泛應用于化學、材料科學、生物醫學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。通過對物質的分子振動和電子能級躍遷進行光譜分析,能夠提供豐富的化學和結構信息,為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
拉曼-熒光光譜儀的關鍵部分:
1.激光光源
激光作為激發光源,常用波長有532nm、633nm、785nm等,波長的選擇影響拉曼和熒光信號的強弱和背景噪聲。較長波長(近紅外)激光能減少熒光干擾,提高拉曼信號的信噪比。
2.光學系統
包括光路設計、濾光片、透鏡和光纖等,用于引導激光照射樣品和收集散射光。濾光片用于濾除激光本身的強光,確保拉曼散射光或熒光發射光能夠被檢測到。
3.樣品室
樣品室設計需兼顧光路穩定性和樣品多樣性,支持固體、液體、氣體樣品的測量。某些設備配備顯微鏡模塊,實現微區拉曼和熒光成像。
4.光譜檢測器
通常使用高靈敏度的CCD(電荷耦合器件)探測器,能夠捕獲微弱的拉曼散射和熒光信號。檢測器結合光柵分光器,將光信號分解成不同波長,形成光譜圖。
5.數據處理系統
儀器配備專用軟件,進行光譜采集、信號處理、譜圖解析和定量分析。軟件通常支持背景扣除、峰值擬合、多峰分解和數據庫比對等功能。
優勢:
1.高靈敏度與高選擇性:拉曼光譜對分子結構具有的“指紋”識別能力,熒光光譜對特定熒光分子敏感,二者結合能實現更全面的物質鑒別。
2.非破壞性檢測:光譜測量通常無需破壞樣品,適用于珍貴或不可重復樣品分析。
3.快速實時分析:激光激發和電子探測實現快速數據采集,適合在線監測和現場檢測。
4.多樣品適應性:可測固體、液體和氣體,涵蓋材料科學、環境監測、食品安全、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。
拉曼-熒光光譜儀的應用領域:
1.化學和材料科學
被廣泛用于材料結構分析、新材料研發、催化劑研究等。比如通過拉曼譜確認碳納米材料的晶格缺陷,熒光譜檢測摻雜元素或缺陷態。
2.生物醫學領域
在細胞和組織的無損檢測中,能夠鑒別細胞成分、識別腫瘤病變、監測藥物分布。例如,利用熒光標記物結合拉曼探針,實現癌細胞的高靈敏檢測和定位。
3.環境監測
對水質、空氣中有害物質進行實時監測。拉曼光譜對污染物的化學組分進行識別,熒光技術用于檢測生物指示物及污染物的濃度。
4.食品安全與考古
食品中的添加劑、污染物以及真偽鑒定依賴于拉曼-熒光聯合技術。考古中利用非破壞性檢測分析文物材料,揭示其成分和制作工藝。